员工影片-两位导演说::“代顿人通过福耀看到了中国劳动文化
- 时间:
【日本台风致33人死】
「我們希望這部影片能夠成為兩種文化相互理解的橋樑,並讓兩國的勞動者意識到,不管他們的背景有多不同,他們其實有許多共同點。」
反映中國企業在美國設廠經歷的紀錄片《美國工廠》,今年8月一經上映便引發觀眾的關注。影片中表現出的中美文化碰撞、兩國產業變遷乃至對兩國關係的思考都成了輿論場中熱烈討論的話題。
據兩位導演介紹,《美國工廠》的拍攝始於2015年2月。「一開始只有我們兩個人、攝影師和收音師,我們盡量長時間地泡在工廠,和那裡的工作人員熟絡起來,這對我們後續的拍攝是最重要的事。」他們說。
新華社華盛頓10月8日電專訪:「希望它成為中美民眾相互了解的一座橋樑」——訪《美國工廠》導演
隨着中美員工在日常交流中逐漸相互了解,生產效率不斷提高,福耀北美工廠2017年扭虧為盈,並在2018年實現盈利。
兩位導演還表示,雖然這部影片反映了中美兩國間要消除文化隔閡需要一個漸進的過程,但他們更希望兩國民眾通過電影看到雙方其實有更多的共通之處。
兩位導演表示,福耀工廠不僅通過盈利給當地社區帶來繁榮,也讓這一地區許多居民第一次獲得接觸中國文化的機會。
兩位導演說,對於拍攝團隊來說,拍攝這部影片的過程也是了解中國的一次絕佳機會。「我們拍攝過程中最難忘的一部分就是到中國拍攝福耀總部的經歷。我們在那裡與中國人打交道,體驗了中國文化和美食,我們喜愛富有活力的中國社區。」
兩位導演認為,福耀的故事在美國不是孤立的,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選擇到美國投資辦廠,他們給美國製造了許多工作崗位,但在項目初期都不可避免地需要一定的磨合過程。「把兩種不同的文化帶到一起來具有許多挑戰,我們希望福耀的故事能夠誠實地表達這一點。」
該片講述了美國俄亥俄州一家通用汽車工廠倒閉后,中國福耀集團在原址投資建設一座全新的玻璃製造工廠的經歷。
具有豐富紀錄片拍攝經驗的博格納爾和賴克特夫婦是工廠附近的代頓市居民,從2008年通用汽車工廠倒閉便開始關注當地社區受到的影響。他們用鏡頭完整記錄了當地社區因通用工廠倒閉而陷入困頓,又因福耀集團到來后重獲生機的全過程,通過與當地居民、中美兩國工人的深度交流,描繪出一幅全景式圖卷。
新華社記者劉陽近期熱播的紀錄片《美國工廠》的導演史蒂文·博格納爾和朱莉婭·賴克特夫婦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樂見這部影片受到許多觀眾的喜愛,希望它成為中美民眾相互了解的一座橋樑。
隨着工廠逐漸步入正軌,博格納爾和賴克特的拍攝團隊也逐漸擴大,拍攝團隊在將近3年的拍攝期間數百次到工廠拍攝,共收集了1200個小時的素材。
專訪:「希望它成為中美民眾相互了解的一座橋樑」——訪《美國工廠》導演
博格納爾和賴克特在拍攝中巧妙地通過一名中國工人以及兩名美國工人等3位「主角」的視角,見證了工廠從落成到生產過程中發生的一系列事件。隨着時間推移,共同勞作的兩國員工間的隔閡開始消失,中國員工熱心地向美方員工傳授技術要點,而美方員工也邀請中國同事到家中聚會。
「福耀給代頓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中國文化影響,他們在福耀工廠一角開設了一家中餐廳,味道非常棒。」兩位導演說:「代頓人通過福耀看到了中國勞動文化,他們此前不能想象這種勞動文化,但現在已經意識到這是企業成功的原因之一。」
今日关键词:天气之子中国版